成语"举一反三"源自于《论语》中的哪一句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9:07:14
成语

成语"举一反三"源自于《论语》中的哪一句话
成语"举一反三"源自于《论语》中的哪一句话

成语"举一反三"源自于《论语》中的哪一句话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本来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是由于自己的政见不被各国当政者所采用,处处碰壁,后来才退而编书讲学,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在讲学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和方法,例如,他说过:如果受教育者没有强烈而迫切的学习要求,那么,教的人纵然费尽心力,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原话载《论语·述而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心里要求明白而弄不明白的着急神态;悱,是嘴上要说出而偏偏说不出来的难堪的情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求学的人自己并不急于要求弄明白的时候,且不必忙着开导他;他自己并不急于要说出道理的时候,也不必忙着启发他.
  隅,就是一个角落,一个片面.我们认识事物,有时先了解它的局部,然后推知它的整体.好比计算一个正文形,算出了它的一个角,就能知道它的其余三个角,这叫做“举一隅而反三隅”(反,就是反复推知的意思).孔子说:如果受教育的人了解了一隅,而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余相同的三隅,那么,不用枉费心机再教他什么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种说法,是否完全正确是值得研究的.不过,由于他的这段话而产生的成语“举一反三”,我们今天还需要用到它.譬如,有时举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让人能明白其它同样的问题,这便可以叫做“举一反三”,或“一隅反三”,也叫“隅反”,形容由此及彼,类推而知.
  从一个小小角度提出的、很不全面的片面之见,就叫做“一隅之见”.形容偏僻狭小的地方,就叫做“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