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1:09:35
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敬爱自己长辈老者之心来敬爱他人长辈,以疼爱自己稚子之心来疼爱他人稚子.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对待别人的国家,要象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象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象对待自己身体一样.
孟子的话更多是以一种‘推己及人’的感情来说明"仁"的,所谓‘不忍之心’,主要是从‘情’出发.
而墨子所言是一种建立‘兼爱’社会的要求,更多的是从理性角度出发.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研究统治阶层如何更好的统治和保持自身地位,并为此建立合适的社会秩序,因此它从来都是从君王和贵族着手的.比如孟子的‘仁政’是为了国君能更好的统治,又比如孔子耿耿于怀于自己的贵族身份,它是以上层为自身定位的;而墨家要建立其理想的社会秩序,并不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的,而仅仅是自我的追求.所以说,儒墨两家的目的和出发点也是不同的.
儒家的观点主要是认为人性本善,以所谓的不忍之心这一丝善念,通过教化来改变社会.其实则有些想当然尔,事实上,单纯的希望由人的道德进行自我约束从而使所有人近善远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使得儒家并不能很好的被应用于实际,而是仅仅适合于个人的自我修养.所以后世的上位者们通常是以一种‘外儒内法’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儒家之始孔子的理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倒退的思想,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孟子思想虽与孔子略有不同但也难脱窠臼,所以儒家思想本身有着其矛盾和虚伪的一面,也更符合统治的宣传需要.但即使如此,严格的说,自汉代以来的儒家也已经不是诸子百家时的儒家了,真正的儒家已经名存实亡了.
墨家是希望通过建立一种秩序来使整个国家处于稳定和平的‘兼爱’‘非攻’的社会,所以墨家学派对于秩序有一种追求.同时他们自身都注意要求严格的个人修养,保持朴素,律己.所以这一学派有极强的纪律.从该句话也可以看出,它是以几近于条例或者说是要求的语气提出的.墨家追求一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也追求平等,这使得它更利于在平民中传播,但并不为统治者接受.同时它的一些要求也使得它并不容易得到发展或者说保持.

孟子与墨子观点比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相同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大道之行也的意思相同的语句是什么? 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已及人之老用有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孟子 梁惠王上 老吾老练习题 孟子的名言怎么解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么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翻译 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谈谈你的感受~ 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与《大道之行也》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正确对待朋友的优缺点的诗句有哪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孟子的那句话相似 关于写家庭和谐的名言,如古代先秦诸子的名人名言!如: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是宣传无等级的兼爱吗孔子认为仁爱是有等级的,但是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是宣传无等级的兼爱吗?儒墨争锋相对,为什么孟子 《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后面的是什么?最好再加上译文~ 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庄子与孟子的比较 试比较孔子与孟子形象,结合论语,孟子 试比较孔子与孟子的形象,结合论语,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