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样来看待追星的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0:58:41
现在怎样来看待追星的现象

现在怎样来看待追星的现象
现在怎样来看待追星的现象

现在怎样来看待追星的现象
相貌 外在 的 东西 给人的感觉 往往 是 不准确的,例如 陈冠希,你 没想到吧,我都没想到,追星 往往是内心 对 某种 事物 向往 而 产生的,比如说 BY2吧,90后的吧.我也是90后的 看起来 相貌 不是 特别的 有特点,就我现在 的 技校,拽2个人 出来 都 可能 比她们 好看喔. 所以 在于 外在 给人的 感觉 如果 你 做到了 她们 已经做到的,可能 你会 觉得 追星 有点好笑喔. 这个问题 自己想 就可以 想明白啦!

3月26日,为了圆女儿的追星梦而不惜放弃一切的老人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死前他写下了12页遗书,内容句句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不能拨出少少时间,达成其女儿杨丽娟13年来与偶像单独会面及拿取签名的要求,最后更直接表明以死作出抗议:“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 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是缘分,于是决定辍学,...

全部展开

3月26日,为了圆女儿的追星梦而不惜放弃一切的老人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死前他写下了12页遗书,内容句句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不能拨出少少时间,达成其女儿杨丽娟13年来与偶像单独会面及拿取签名的要求,最后更直接表明以死作出抗议:“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 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是缘分,于是决定辍学,开始“专职”在家迷恋华仔,所有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她都不放过并且仔细收藏。 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为退休中学教师,杨母陶菊英没工作,一家人生活艰苦,但二老为圆女儿梦想,惟有节衣缩食。 从10年前迷恋华仔至今,丽娟为了见华仔,与父母先后3次到港、6次进北京,杨父倾家荡产筹募旅费,除了卖房、举债外,甚至到医院卖肾,但被院方拒绝,杨母亦跌伤双脚,需要拐杖助行。多年来一家花了约12万元在追星上,虽然夫妇二人并不言悔,可惜始终不能实现女儿的心愿。前不久,杨丽娟一家来到香港,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杨丽娟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杨丽娟疯狂追星的事例,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杨丽娟事件虽是个案,但在偶像崇拜日益成为大众常态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从社会到学校、家庭,从大众到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培育起一种更趋理智的偶像文化?现在的中学生之中的确存在着很多追星族,追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杨丽娟疯狂追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追星的关注和讨论。在青少年追星的事实背后,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追星?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同学和老师。 偶像缺位 现在对待青少年追星,很多家长和老师已经比以往“宽容”了许多,大家的共识是青少年时代需要偶像的激励。但为什么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不再有兴趣,却对明星非常崇拜?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导师施永达教授认为,如今教育领域存在偶像缺位的问题,这是目前教育和宣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的教育和宣传都有一个现象就是走极端,动不动就树立高大全的形象,但如今已经是多元化的社会了,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地树立高大全的偶像,反而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也让他们难以接受,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追星。 追星热应当降温 在采访中,很多学生认为,时下的“追星热”确实要降温了。个别不负责任的娱乐报道格调不高,从而对读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一个叫马克的学生言辞有些激烈:“社会舆论的效应和明星的自我炒作,导致追星族们将偶像奉为神,以为明星很了不起,很完美。”事实上,明星只不过是受到大家关注的普通人而已,他们也要吃饭、睡觉,和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罢了。某些媒体在明星身上披了一件“黄金甲”,让他们拥有无数美丽的光环,从而让“粉丝”产生幻觉。另外据说有媒体还要“资助” 杨丽娟再次到香港追星,真不知道他们是帮忙还是炒作!有人提醒某些社会媒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中学生的生活更加精彩。 化追星为动力 针对追星现象,北京15中的马老师表示:“请同学们千万要记住,某个明星不会改变你的命运,而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化追星为动力,勤奋努力,日后每个人都能成为各个领域的‘明星’!” 的确,追星本来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这个角度看,追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狂热,那追星就失去了青春、纯真的色彩。由此可见,追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缀,而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希望杨丽娟疯狂追星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