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2:45:12
跪求《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跪求《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跪求《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跪求《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本人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 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要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入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为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 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借助画简笔画,再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 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部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森林的宝贵作用,懂得不爱护森林将会有严重的后果.
3.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森林对人们到底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10、13节
1.云雀妈妈把森林比作了什么?“大水库”“空调器”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自由读课文第10、13节.思考:为什么要把森林比作“大水库”和“空调器”?画出它们的特点.
3.指名说森林是怎样蓄水的,把“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四个词语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明森林是如何蓄水的.同桌试说,指名说.齐读第10节.
4.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呢?指名说.齐读第13节.引读:所以小云雀感叹道:“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5.森林除了有蓄水和调节气温的作用外,你还知道其他的作用吗?
三、学习课文1——4节
1.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森林,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跟着云雀妈妈一起到沙漠中去看看.分组朗读课文.
2.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想象“漫天飞舞”时沙漠中会出现哪些情况?为什么会形成沙漠呢?你的心情怎样?(疼惜)
3.指导朗读第4节,抓住词语“茂密”“乱砍滥伐”“越来越少”“贫瘠的沙漠”.
四、学习课文5——8节
1.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呀飞,飞到了大河上,大河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自读第五节.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如果你被洪水围困,你又会想到什么?
你想对乱砍滥伐的人说些什么啊?
2.指导朗读第5节,读出洪水的凶猛和受灾人民的悲伤.男生读.
3.小云雀看到这样的情景,它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4.洪水为什么会“泛滥成灾”呢?女生读云雀妈妈的话.
五、总结课文
1.即使森林再宝贵,经过人们的乱砍滥伐之后,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沙漠,洪水泛滥成灾,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所以小云雀会产生“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愿望,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2.同学们将会为实现自己的心愿做些什么呢?
六、课外作业:《我的心愿》
板书:云雀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
大水库(蓄水) 树冠 树干 树下 土壤
森林
空调器(调节气温) 挡住 遮挡 太重要了
乱砍滥伐
漫天飞舞 泛滥成灾

云雀的心愿》说课
http://chat.pep.com.cn/lb5000/printpage.cgi?forum=37&topic=698
http://163.pp53.com/abc/08/s_yqdxy/yqdxy.htm
http://www.jiaoanw.com/jiaoan/rj/3709.html
http://www.jjycxx.net/book/articleview/2005-10-19/article_view_41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