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见孔子的译文我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0:15:18
阳货见孔子的译文我急用

阳货见孔子的译文我急用
阳货见孔子的译文
我急用

阳货见孔子的译文我急用
【原文】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邦无道则不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孔子居然被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自相矛盾的.
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全落伍和不适用了.
【原文】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评析】孔子这一判定,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能够经受得住科学的验证.不同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即使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婴儿,如果出生后被丢进了狼群,并被狼抚养大,那么也会成为“狼孩”而丧失人性,甚至连吃饭的方式也会变得与狼一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更加应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我们是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还是生活在穷乡僻壤,学习会改变我们的气质,并改变我们的命运.也不管我们是出生于富家豪门还是贫寒之屋,我们的本性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出生在富豪权贵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只是你的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自卑的,那只是你的不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一个人的出生只是对其人生起点起作用,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塑造.出生富贵之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废人家庭的败家子.出生贫寒之家的孩子如果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家庭的中兴之人.
【原文】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孔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一,所谓“上知”和“下愚”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其二,处于相对“下愚”的人只要能坚持学习,也可能改变相对“下愚”的位置.孔子说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等于完全否定了学习的效果.作为一个对学习如此热心的孔子居然有这样错误的观点,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遗憾.
我想孔子之所以会得出如此不符合教育原理的结论,并不是他真得不知道这句话的错误,而完全是为他的政治理念服务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和不可改变.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也会出现所谓学习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学习成绩都会有差别.但是有一点要牢记:就是差生和优等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可移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再差的学生也可能成为优等生.
【原文】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评析】孔子虽然一再强调君子应该慎言,但是孔子自己往往也忍不住会失言,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标准的孔子在学生面前失言的例子.好在孔子是一个能虚心接受弟子批评意见的人,立刻就以“开玩笑”的说法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从善如流,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
生活中长辈、家长、老师、上司等在晚辈、孩子、学生、下级面前失言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对待,知错必改,而不要为了维护虚荣的面子而固执地拒不承认,那样反而更加不好.坦然地承认,并加以检讨,或许是最轻松最好的处理办法.
电视上曾经报道过一个案子,某地的小学老师野蛮地拉撤学生的红领巾,将学生的脖子都拉破了.当学生家长到学校来投诉时,这位老师不但不承认,还指责是学生诬陷损害了老师的名誉权.最后学生家长只好诉诸法律,结果法院判决老师败诉.这样的老师如果还不悔改,则根本没有资格再为人师表了.
【原文】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评析】子路根据孔子学说的原则,反对孔子去谋反的公山弗扰手下做事,是对的.孔子却以可以在公山弗扰的手下复兴周礼为理由加以反驳.如果孔子的这一反驳是正确的,那么孔子学说中关于“邦无道则隐”的原则就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人在邦无道的时候出来做官,都可以用孔子这一“可以复兴周礼”的理由来作为一个正当的理由.
个人觉得,一个有才华的君子,在自己的国家被无道者统治的情况下,出来做官,总比不出来做官好、总比听任那些小人出来做官好,因为最起码,君子管理的国家总比小人管理的国家对普通老百姓更加有利一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孔子学说中类似的自相矛盾的地方颇多,要想将孔子的思想理论上升到安邦治国的高度,在今天是比较勉强的.
【原文】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评析】“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原文】 『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评析】这一段与前面第五段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弟子反对孔子去叛乱者那里去做官,孔子做出反驳.孔子这里为自己所做的辩护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孔子这一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对孔子学说原则的背叛.如果只因为自称可以不被坏人同化,就可以去坏人那里做官,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孔子关于不应去坏人那里做官的学说是正确的呢?实在不能自圆其说.
不以客观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而是根据主观判定来衡量人的行为,是人治的典型特征之一.
【原文】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评析】孔子说的这六种品德都属于人的各种美德,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错,但是孔子觉得有了这六种美德如果不学习,反而会产生六种弊病,我觉得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如果孔子的这话是对的,那岂不是说:只因为不学习,有了这六种美德的人反而比没有这六种美德的人还要糟糕?这能说得通吗?个人觉得,既有这六种美德又爱好学习,当然是最好的;有这六种美德而不爱好学习比爱好学习要差一些,但是比不具备这六种美德的人还是要好一些.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
【原文】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评析】在孔子的时代,《诗》是否具备如此多的功能,我们不得而知,在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诗》似乎已经无法满足类似的要求了.
【原文】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评析】不知道《周南》、《召南》是什么书,在今天,学不学这两本书已经无关紧要.
【原文】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评析】从这句话中,孔子想告诉我们的是,所谓礼乐并不只是指礼器、乐器,而是指这通过这些礼器的仪式和乐器的演奏所表达的一种精神或思想.通过礼器的仪式或乐器的演奏确实能够表达出许多无法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这一方面固然能突破语言的束缚,但同时也增加了歧义的产生,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明白通过礼器或乐器表达出来的东西.比如现代的交响乐,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有几个人能听得懂?
【原文】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评析】这句话可以看成是孔子对“色厉内荏”这个成语的解释.
【原文】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伪君子,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有的注释把“乡愿”翻译成“老好人”,我觉得,还是翻译成“伪君子”更加适合一点,不过不管怎样翻译,我总觉得,“乡愿”总比“小人,恶人”要好一些吧?所以孔子把“乡原”说成是“德之贼”,是不是太偏激了一点?
【原文】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道听途说”确实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完全避免道听途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不可否认,相对来说,智者总是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于立刻识破什么是正确的消息,什么是虚假的传言.因此个人觉得“道听途说”,只是一个普通人难以完全避免的小错而已,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德之弃也”的高度.
要让公民避免被道听途说误导的关键,我觉得除了公民提高自身的判定能力之外,关键还在于社会能提高透明度和公开度.一旦有了什么消息,政府应该尽快做出证明的澄清和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或者在封锁消息的年代,面对种种传言,政府或相关部门不出面澄清,是使道听途说蔓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