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6:33:17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景炎二年八月,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元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军俘获.他吞下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元朝的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 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