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1:54:23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哥们还是姐们啊!我也是泰医的.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午和一晚上,很难找,累死我拉,下面的是,我已经总结了.不过两个问题分得不是太清楚,您再仔细研究一下!别忘了把最佳答案给我,哈哈,分水不留外人田……
  一、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概括起来具有下述四种对人类社会的
  重要功能,从而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经济效用.
  1、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新鲜的空气、清洁的
  水源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环境要素,都是人类生活和
  繁衍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它们,人类就无法生存下
  去.
  2、环境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对象.人类利用自然
  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以满足自身物质和文化
  生活上的种种要求.所以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经济发
  展的物资基础.
  3、人类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废弃物,最终都
  要排放到环境中去,并经过扩散、积存或同化等自然
  过程,转变为对人类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作为废弃
  物的排置场或接收体,环境具有自动净化和控制污
  染的独特功能.
  4,清风丽日、山明水秀,旅游的胜地,娱乐的佳
  境.这些优美的大自然条件,更进一步为人类的精神
  生活与社会福利提供了物质资源.
  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
  境问题,但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提供足
  够的物质条件,更好地解决环境间题.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它们之间
  可以彼此协调,互相促进.环境保护并不是经济发展
  的负担,而是保护生产力,是生产向深
  度和广度进军的动力,同时也是消费的对象,也是整
  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
  自然环境以生态系统的形成制约社会的发展
  因这是理论界的共识,这里仅简议三种制约途径.第一,它以系统优化平衡程度制约社会需求满足的程度.社会需求包括生态、物质、精神三种,前者是基础.生态需求是人类对优美、整洁、舒适、丰裕的生态环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也满足不了其他两种需求.生态环境系统优化平衡度愈高,三种需求的满足度亦愈高,反之愈低.第二,生态系统以其有限性制约社会的发展.地球生态系统作为整体,其普遍自然前提和特殊自然前提都有限.其中可再生的是有限的动态变量,不可再生的基本是常量.它消解人类污染的能力也有限.因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向自然索取和排污的总量是有限度的.这就是说人类生产和消费的总规模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力,否则它就要“报复”人类.第三,它以生态平衡规律制约社会的发展.生态平衡规律是各子系统及其规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经济规律等)相互制约、协同和综合平衡的总规律.人类在利用这些具体规律“人化”自然时,即使注意遵循它们,如果忽视了生态层次的相互制约、相互协同和平衡,仍会违背生态规律,受到与违背程度成正比的惩罚,直到毁灭人类.归根到底,这种制约将规范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合理地进行,导致人口生产模式、资源利用模式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模式由现行对立性向和谐性转换.
  总之,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是“人化自然”使之发生优化性或劣化性的量变和质变;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则如上所述.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经历着原始统一、对立统一、和谐统一三大阶段.原始统一已包含对立统一,因生产力极低,人为的劣化被自然的优化抵偿而未显.对立统一显现于毁林农耕,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加深,商品经济阶段趋向激化而出现地环质态向星环质态总体转化和毁灭人类的危机.人类的本性完全能在危机总爆发之前觉醒,实现社会总体发展模式由双重对立性向双重和谐性的转换.
  〔注〕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随之不同.我国《环保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自然生态的破坏会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和运行的环境基础,除直接影响经济生产力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环境施加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除了造成生产力下降等看得见的经济损失外,还会影响到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环境.
  1) 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到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检举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