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00:20
湖北黄冈怎么样

湖北黄冈怎么样
湖北黄冈怎么样

湖北黄冈怎么样
黄冈
  百科名片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区)、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98万.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
  中文名称: 黄冈
  行政区类别: 市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下辖地区: 红安,罗田,麻城
  面积: 1.74万平方公里
  人口: 730.98万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黄梅县]、五祖弘忍[黄梅县]、六祖慧能[河北涿州],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英山县],明代医圣李时珍[蕲春县],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团风县回龙山镇],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县],国学大师黄侃[蕲春县],哲学家熊十力[团风县],文学评论家胡风[蕲春县],《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团风县],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叶君健[红安县]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周希汉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篇,苏轼在黄州写下《前后赤壁赋》成就其文学巅峰,黄梅戏在此发源.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北京汇源、湖南太子奶、内蒙古伊利、浙江奥康、香港稳健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农业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市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市2009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5.6529亿元,同比增长26.9%;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11.8325亿元,同比增长25.1%;一般预算收入3.8706亿元,同比增长17.1%.
  编辑本段建置沿革
  黄冈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旧古器时代,本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县置江夏郡,驻西陵(今新洲县城附近),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 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第二年,寻阳(今黄梅)县划属庐江郡,西陵、邾县、蕲春县改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晋惠帝恢复司马西阳王爵位,先后将西陵、邾、蕲春等县划属西阳国(都址系今河南光山). 晋朝永嘉年间发生内乱,北方中原人渡淮南移.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国司马获罪被诛,西阳国改置为西阳郡,郡址在邾城附近,辖西阳、邾、西陵、蕲春等县.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五年,豫州侨迁芜湖,西阳郡沿属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在九江王英布旧城置南新蔡郡(今黄梅西南),辖蕲阳(即蕲春更名)及侨置4县,属南豫州,本区域始为两郡并治.南北朝时武装割据,域内建置更迭频繁.南朝宋分西阳郡置建宁左郡(今麻城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属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新蔡郡改属江州.南朝齐时,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齐安郡,驻齐安(麻城西南),置安蛮左郡,驻木兰(今红安西南),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又置齐昌郡,驻齐昌(今蕲春).南朝梁时,西阳郡仍属郢州,并分西阳县置信安县.又在蒙茏城(今麻城东北)置定州,在大活关(今大悟东)置湘州,在鹿城关(今红安)置北江州.北朝占领江北时沿袭南朝旧制,北齐天保年间,曾在域内置巴州(今黄州地)、衡州(今麻城地)、罗州(今蕲春地)等,北周废巴州置弋州,改罗州为蕲州,置永宁县(今武穴市),并将置于黄城镇(今黄陂东)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 隋朝统一全国,撤销原置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移置黄州于衡州,分设黄州、蕲州总管府,本域分属两府.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两府为两州,将永兴改为新蔡县,永宁并入齐昌县,两阳并入南安县,在义城置罗田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南安为黄冈、齐昌为蕲春、新蔡为黄梅、梁安为木兰、信安为麻城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将两州改为两郡,黄州改为永安郡,治所移驻黄冈(今新洲属地),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蕲州改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浠水、蕲水、黄梅、罗田5县.本区域仍为两郡并治.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安郡改为黄州,且置总管府(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辖黄冈、堡城(由黄冈分置)、阳城(由麻城分置).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蕲春郡为蕲州,辖蕲春(含蕲水)、兰溪(由浠水更名,含罗田)、永宁(由蕲春分置)县.并在麻城置亭州;在黄陂复置南司州;在黄梅置晋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销南晋州、亭州、南司州、属地分属黄州、蕲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两郡并治.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两郡为两州,均属淮南道.时黄州仍驻黄冈,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驻蕲春,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两州并治.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黄州治所迁今驻地长江边.五代时,黄蕲二州先后属杨吴、南唐和后周,其州县隶属仍沿袭南朝旧制. 宋朝仍为黄州、蕲州并治,先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曾分蕲水县置罗田县,后废.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蕲州治所迁至今蕲州、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蕲水县置英山县.黄州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后历经元、明、清代,黄、蕲二州治所驻地不变. 元代改两州为两路,各设总管府,两路并治.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复置罗田县;十五年(公元1278年)英山划属安徽六安州.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在黄州设黄蕲州宣慰司,辖黄州、蕲州、光州3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92年)均改属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路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两府并治,同属湖广行省,并在黄州修筑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撤销蕲春县,政归蕲州直理,蕲州仍辖其他各县,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不久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以后蕲州与黄州合二与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划属湖广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黄安县.到此,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辖县,黄州府属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此即所谓“黄州八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各县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又改名为鄂东道、江汉道),十五年(公元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域划为省三、四行政督察区,各设专署,为湖北省政府辅助机关.三专署驻蕲州,辖蕲春、广济、黄梅、蕲水、罗田和本年从安徽划入的英山县;四专署驻黄安,辖黄安、黄冈、麻城和划入的黄陂县,又于第二年初分置礼山县,亦属四专署管辖.二十二年(公元1935年)六月,改蕲水县为浠水县.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在蕲州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二年元月治所迁黄州.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并先后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鄂东行署迁回黄州,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本域1922年开始建立党组织,1927年黄麻暴动,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改黄安县为红安县.相继成立红安、麻城、黄冈、蕲春、广济、黄梅等县苏维埃政府.抗战时期,1941年成立黄冈(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边区行政公署.1943年成立长江行政专员公署.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专署,各县也先后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专署辖黄冈、新洲、麻西、麻东、浠水、罗田等县,五专署辖蕲南、蕲北、广济、黄梅、英山等县.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县相继解放.5月初,第四、五专署在浠水合并为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6月更名为黄冈区行政公署,7月迁黄州.辖黄冈、麻城(麻东、麻西合并)、罗田、英山、浠水、蕲春(蕲南、蕲北合并)、广济、黄梅8县.黄冈县治所驻团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黄冈区行政公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所机构.6月,分黄冈县置新洲县.1952年6月,大治、阳新、鄂城、黄安4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8月,分置兵堡县,9月更名为胜利县,黄安县复名为红安县.1955年5月,专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8月,撤销胜利县,10月,黄冈县驻地由团风迁黄州.1959年元月,大冶划属黄石市,1965年9月,鄂城、阳新两县划属咸宁专区.“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黄冈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作为专区领导机关.1968年元月,成立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1月撤销,设黄冈地区行政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79年12月,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亦驻鄂城.1983年10月,划鄂城县、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地区级鄂州市,直属省政府管辖,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1986年7月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1987年5月,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12月,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1990年12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政署辖黄州、麻城、武穴3市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6县.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