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之琳的《断章》所蕴含的哲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9:37:03
卞 之琳的《断章》所蕴含的哲理

卞 之琳的《断章》所蕴含的哲理
卞 之琳的《断章》所蕴含的哲理

卞 之琳的《断章》所蕴含的哲理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当然,也可以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这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更能引起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