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种姓的历史发展及现分布情况姓种的历史,发展及分布情况知道的说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4:06:22
谁知道种姓的历史发展及现分布情况姓种的历史,发展及分布情况知道的说下

谁知道种姓的历史发展及现分布情况姓种的历史,发展及分布情况知道的说下
谁知道种姓的历史发展及现分布情况
姓种的历史,发展及分布情况知道的说下

谁知道种姓的历史发展及现分布情况姓种的历史,发展及分布情况知道的说下
一、姓氏源流
种(Chóng)
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洛阳.”
二、迁徙分布
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洛阳郡.主要分布山东济宁,枣庄,聊城.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均有分布.
三、历史名人
仲山甫:周宣王时卿士,食采于樊……佐成中兴之治.
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东汉史学家服虔的《史记正义》解释说:按祖祀扫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统称“穆”,二、四、六居左,统称“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称“穆仲”.
《诗经·大雅·崧高》说: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国家的栋梁.《诗经·大雅·燕民》是专门颂扬仲山甫的诗歌,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
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景象,所以称为“宣王中兴”.
种 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种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 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时与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两人都被举孝廉,致身通显,并号名臣.未几出暠为益州刺史,乔却迁官大大司农,再迁为大鸿胪.是年八月,顺帝不豫,数日即崩,年终三十,在位与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为皇太后.两龄嗣主,如何亲政?当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临朝.进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越月奉顺帝梓宫,出葬宪陵,庙号敬宗.有二子:种岱,种拂,孙种劭(种佛子).种辑为种家别枝(也是种暠之后),均为东汉大将.
种 岱:字公祖.好学养志.举孝廉、茂才,辟公俯,皆不就.公车特征,病卒.(后汉书卷五十六)
种 佛:字颖伯.初为司隶从事,拜宛令.时南阳郡吏好因休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政有能名,累迁光禄大夫.初平元年,代荀爽为司空(济南府).明年,地震策免.李傕、郭汜之乱,长安城溃,百官多避兵冲.拂挥口而出:“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子邵.
种 邵:字申甫,少知名.中平末,为谏议大夫.献帝即位,拜邵为侍中.卓既口权,而恶邵强力,遂左传议郎,出为益.凉二州刺史.会之职.服终,征为少府.大鸿胪,皆辞不受,曰:“昔我先父以身殉国,吾为国子,不能除残复怨,何面目朝觐明主哉!”遂与马腾、韩遂及议大夫马宇共攻李傕、郭汜,以报其仇.战死在长平观下.
种 辑:后汉帝时,为长水校尉.建安四年,与车骑将军董承、昭信将军王子服、吴硕、王义郎、接汉献帝旨除操.衣带诏事发,大骂操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建安五正月年被操杀并诛连三族.
种 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可考证,已知有三子:种昭衍、种放、种汶,种汶被授为‘秘书省正字’孙:种世衡、种世雍、种世才孟州司马)
种 放:字名逸(916-1016)河南省洛阳人,(《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隐士,北宋易学家,教育家.(《郡斋读书志》作长安人.此亦从宋史)生年不详,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
种世衡: (985~1045) 中国北宋将领书画天才(有画存世).字仲平,洛阳人.康定(1040) 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时种世衡任□ 州从事,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固延州之势.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即命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时环州(今甘肃环县)羌民与西夏军暗通,屡袭宋境.庆历三年(1043)调知环州.到任后,即巡视境内,食宿羌族中,抚问寒暖.有首领名奴讹,倔强自负,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是夕大雪,为取信羌族,虽道险难行,仍坚意践约.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见其至,惊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羌族相继来归.种世衡命他们置烽火,习弓箭,以助宋军守御.同年夏军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他率军出援,羌族民兵从者数千人.朝廷奖其功,晋升为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五年正月卒.有八子诂、诊、谘、咏、谔、所(说)、记、谊.其中诂、诊、谔、谊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孙种朴(谔之子)、种师道、种师中(均为记之子)曾孙种浩、种溪、种洌、种浤,玄孙种彦崇、种彦崧.(中国历史百大军事统帅中,种世衡排在147名)
种 谔:字子正(老种经略相公),洛阳人.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其人熟悉边情,性烈骁勇,屡建战功,此时积怒在胸,主张再次讨伐西夏,雪“灵州丧师”之耻:“今之兴功,当自银州始,其次迁寡州于乌延,又其次修夏州.三郡鼎峙,则横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盐州,则横山强兵、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居高俯视兴州、灵州,可以直覆西夏巢穴,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徒鄜延副总管.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种 谊:字寿翁.熙宁中,古入对,神宗问其家世,命谊以官.从高遵裕复洮、岷,又平山后羌,至熙河副将.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拜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迁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卒,年五十五.
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小种经略相公),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后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年),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十月病卒.(中国历史百大军事统帅中,种师道排在145名)
种师中:字端孺.历知环、滨、邠州、庆阳府、秦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太原保卫战,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卒发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赍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刘韐言:“师中闻命即行,奋不顾身,虽古忠臣,不过也.”请加优赠,以劝死国者.诏赠少师,谥曰庄愍.
宋代种氏墓地在万年县神禾原.
明代南宫知县:种云龙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氏考略》云:种氏望出河南洛阳郡.
2、堂号
山东鲁东南济宁、枣庄一带,堂号为滕阳堂;鲁西南聊城,堂号为双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