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物质需求的边界在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8:19:57
人类物质需求的边界在哪

人类物质需求的边界在哪
人类物质需求的边界在哪

人类物质需求的边界在哪
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物质需求?一直是人类与终极需求相关的思考和实践.从农耕甚至更加远古的时候起,许多先贤哲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对基本食品等必需品以外的物质追求和创造,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尽管对普通人而言当时物质之少难以想象和承受,但这种观点却既一直影响至今又一次次被突破.这应该怎么看待?让我们从几个事例入手作些许思考. 当今中国较有影响的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在介绍苏格拉底时便赞赏地描述了他这方面的故事:有一天,他逛雅典市场时叹到:“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那么多啊!”智者安提丰问他:“哲学家理应教人幸福,你却吃最粗陋的食物,穿最褴褛的衣服,岂不是在教人以不幸吗?”他回答:“正相反,一无所需最像神,所需越少越接近神.” 而类似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哲人先贤那里,则往往将物质追求视为能够诱发人们权谋心机的邪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也就是说要让民众不盗、不乱,就不要有贵重或让人产生欲望的物品.庄子在《天地》中更有这样一篇寓言,大意是子贡远游国外遇到一位老人用陶罐从井里取水浇菜,吃力而低效,便向他推荐省力高效的机械,大概类似于木制水车.老人听后变了脸色讥笑道:“有机械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投机取巧,就会出现权谋机变的心思,就会丧失淳朴的品质,没有这种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大道就进不了他的心田,我并不是不知道你说的机械,而是耻于用它”.通篇对老农这种态度的赞美溢于言表,最后是子贡很惭愧、很狼狈,走出三十里外才恢复常态. 当代人们反思物质追求时,很喜欢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尔的一篇小说描写的故事(周国平也曾推荐过):一个旅游者在海边看见一个青年渔夫躺在渔船上晒太阳,他觉得这个场面很美,就开始拍照.快门声将渔夫吵醒了,旅游者就告诉渔夫,你这么年轻,不应该躺在这晒太阳,应该出海打更多的鱼.渔夫问:“然后呢?”“卖钱.”“然后呢?”渔夫又问.“买到一条大渔船,然后再打鱼,再买一条大的渔船.”“然后呢?”渔夫还问.“然后……可以在船上打瞌睡.”渔夫笑笑:“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了吗?” 而在中国近些年流行的一个类似的小段子,却又近乎贬义,大意是有一旅游者看见放羊娃问“放羊为什么?”答“卖钱”,再往下的问和答就是,卖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最后又回到的起点. 思考之一:如果将先贤哲人反对物质追求的这些观点绝对化,人类的物质创造就近乎停滞不前了,这显然是一种错误.尤其是类似庄子那样的观点,早已与小农经济的保守意识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西方轰轰烈烈开展工业革命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或称为主流文化,却将其视为奇技淫巧而加以拒绝,最终遭致了落后挨打的惨烈教训.这也可以说,无论一味追求物质有多少谬误,但绝对的停止一定是错误或不可能的. 思考之二:如果我们将先贤哲人的这些观点,理解成崇尚自然及精神生活而反对过多的物质追求,包括对地球生态资源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等等.这应该是被当今哲人及主流认同的正确理解,但需要反思的是,虽然这些一以贯之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发展,却一直逆着这样的观点、不断加大对物质的追求和创造?人类近两三百年的发展变化之大超过以往千年甚至更长,对地球上亿万年形成的矿产开发速度之快,让石油、煤炭等主要矿藏似乎已很难再开采两百年;过去苏格拉底甚至大多数的人都可以摆脱基本食物等必需品之外的物质,而且不会与社会脱节,现在就是“隐士”也难做到了.人类已经变成了“半机器人”,对于电脑、手机、电视,汽车、火车、飞机等身外之物,只要作为社会人已经回避不了. 思考之三:今天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看到了人类追求物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并已发现“低碳”是重要的弥补途径,以电脑的无纸化代替浪费森林的纸张;核能替代充满危机的矿石能源;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口增加、减少种粮对生态的争夺,等等,但这一切真像人们想象的是一种转折和美好吗? 种种迹象已经显示,人对电脑、手机等的依赖似乎成了身体延伸不可或缺的部分,还让许多人多出了电子世界的虚拟人生,甚至与现实人生中一样有压力,比如个人网络空间或人身在网络上受到的攻击的担心或影响.对人们精神上的负面作用包括对人性的扭曲、变异、精神疾病等等,与积极的影响己难分伯仲;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和前不久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安全事故,说明核能并非万无一失,出事便让人类手忙脚乱甚至面临灭顶之灾;转基因在提供实实在在的眼前利益时,也带给人们不确定性的巨大阴影,盗取造物主生命密码的基因技术,会不会出现科幻小说、电影那样类似外来生物对人类的攻击?更成为恐怖的未知. 综合这样的思考,也许有人会说物质的发展进步都没错,关键在人们怎么利用,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问题在于,这种理论上的正确,能否体现到现实中?值得正视及反思的事实就是在衣食无忧情况下作幸福感对比,古人一定超过今人,仅仅是从自然中享受到众多乐趣包括天然食品,对于今人已经成了稀罕物和“奢侈品”.也许有人认为尽管如此,让他回到古代一天也受不了,但这并不能证明今天的好,反而证明这种今人已经背离了自然的本性,就好比一个花天酒地的人,已不能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父母的情意一样. 再一个就是人类的创造能力、大脑容量的进化,似乎也不支持今日对物质的追求与创造,曾有报道说人类的脑容量在变小,暂不考虑其真实性,但却有逻辑可循.就人类整体而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与创造,无疑体现了比古人更多的知识与聪明,但就个人而言却不尽然.过去种田及作坊式做工的体力劳动者都需要动脑筋,即使同属科学家,今人也显得专一甚至可以说是单一,利用工具、利用前人、利用团队,而过去因用脑及脑力差异而导致劳动成效的差异都要远远大于今日,这一点甚至体现在家务劳动和儿童的游戏上.人们现在的物质追求及提供的方便,让许多人、许多时候可以像“傻瓜”一样生活“无忧”,创造的乐趣被物质刺激所代替了,也包括人类阅读乐趣被电视等媒体替代,前者的快乐能延续、扩大,后者的刺激或偏重感观则往往稍纵即逝、事过境迁、茫然若失.凡此种种,当今的人们对大脑的使用和开发包括思考普遍少,以统计学来测算人脑退化变小的趋势也应该在情理之中. 然而人类对疾病的攻克和寿命的延长,似乎又支持且割舍不下对物质发展的渴求,其实即使在这里也包含着矛盾和纠结.不要说古代帝王为寻长生不老、活力永驻,炼丹吃药反而折了寿,就是现在的人类也很难否定,很多疾病特别是癌变与心理疾病与追求物质世界有关.如果去除饥饿、战乱、婴幼儿夭折等特定因素,古今平均寿命的对比将大大不同,物质世界发展的贡献也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人类迫切需要在不可能停止的物质追求和创造中,去思考我们追求的边界在哪里?题目很大只能是一点思考与启发,但可以肯定,对先贤哲人的观点不应该也不可能绝对化的理解和实践,即停止物质世界的发展,然而相对地去理解他们观点的精神实质,也只能是给出了思路而非答案.因为没有解决问题,千百年来他们的观点都有主流性的价值作用,但却一再被事实所突破,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到底需要增加什么样的思考甚至标准,真得需要当代人的智慧,而且很迫切. 而有关这一点必须强化的就是,人对物质的贪婪应该有底线,如果这个底线在对环境的攫取上还很难明确的话,有一个更容易明确的底线应该体现对唯利是图的制约.因为当今许多对人类造成的负面作用的物质需求,都是由商家们为了赚钱、为了利益制造出来的.而在这方面的制约,除了像先贤哲人那样的思想、文化的探讨,需要形成全球共识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更要在法律及体制机制上形成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