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9:37:40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3、设问后面有对提问的回答,反问没有.
-----翱翔蓝天YZW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全部展开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收起

一个有回答,一个没回答。

一个有问必答,一个有问无答

反问和设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如:
  (1)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2)所谓文化之类,和现在的民众有甚么关系,甚么益处呢?近来外人也时常说,中国人礼仪好,中国人肴馔好。中国人也附和着。但这些事...

全部展开

反问和设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如:
  (1)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2)所谓文化之类,和现在的民众有甚么关系,甚么益处呢?近来外人也时常说,中国人礼仪好,中国人肴馔好。中国人也附和着。但这些事和民众有什么关系?车夫先就没有钱来做礼服,南北的大多数的农民最好的食物是杂粮。有甚么关系?(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
  例(1)是用否定句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要读者得出都认为美的正面意思来。例(2)用肯定句反问,表达了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益处的意思。从上例可以看出,虽是反问,可意思是确定的。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所谓“反问”又叫“激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这些区别,我们从下边的例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3)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
  例(3)是设问和反问的连用,阐明了在“洋为中用”的前提下,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先尖锐地提出问题:将来我们先进了还学不学?波澜突起,发人深思。随后明确回答:“仍然要向人家学习。”接着是一个反问:“这有什么不好呢?”进一步给上句答案以肯定。这样既有启发性又有说服力,使人没有怀疑的余地。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
  (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国际歌》)
  例(1)在社会生产力靠什么发展,劳动生产率什么提高的问题上,先提出问题,引起与会者的重视和思考,随后给以精要明确的答案,澄清了思想,解决了问题。例(2)作者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索,随后自作答案,使读者同意作者正确的结论。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标题,起到了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索、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至于在长一点的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例如:
  (3)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动呢?是谁日日夜夜监视大海的动静,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呢?就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4)施鹅山的松柏为什么这样青?因为她力争走上迎接英雄的凯旋门;甸溪河的流水为什么格外清?因为她准备为凯旋的亲人洗征尘。
  例(3)的作用在于同时提出几方面的问题,增强吸引力,使答案更加显豁。例(4)就“松柏”和“流水”提问题,能够很有情趣地突出边境人民迎接亲人凯旋的热烈真挚的感情。
  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位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起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