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3:13:47
东晋历史

东晋历史
东晋历史

东晋历史
公元317年,晋愍帝被杀,琅邪王司马睿于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王朝建立.琅邪王氏家族的王敦、王导对司马睿即帝位起了关键性作用:司马睿初到建康时,南方世家大族看不起他,后来看到北方世家大族王导、王敦对司马睿的拥戴,南方世家大族顾荣、贺循在王导劝说下应命而出,才改变态度.故司马睿称帝时,硬是要王导“升御床共坐”,时人有 “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司马睿即位后,拜王导为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王敦为侍中、大将军,都督江、扬、湘、交、广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坐镇上游.后司马睿逐渐任用刁协,刘隗,以疏远王导.东晋初年,祖逖联系黄河南岸坞堡主共同抗御石勒,黄河以南曾尽为晋土.但是由于东晋朝廷无心北伐,收复的领土旋即沦陷.公元321年,祖逖在雍丘发病而死.321年,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究、豫、并、冀、雍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合肥.以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阴.各领兵万人,名为防御石勒,实为防御王敦.322年,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武昌,其部参军沈充也在吴兴起兵响应.王敦和沈充,以东西两路夹攻建康.这次战争,王敦打胜了.军队进入建康,诛杀大臣多人.刘隗出逃过江,投奔石勒.刁协在出逃途中被杀.
322年冬,晋元帝忧愤而死,太子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受遗诏辅政.元帝在位时,喜爱琅邪王裒,欲易太子.赖王导的保护才作罢,故明帝即位后对他非常信任.324五月,王敦病危,矫诏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以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六月,明帝诏以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卞敦守石头城,应詹、郗鉴、庾亮、卞壶、苏峻、刘遐等共讨王敦.王敦闻之,以诛温峤为名,派王含、钱风、邓岳、周抚等率军直攻京师.七月,王含率水陆五万至江宁南岸,温峤挫其前锋,晋军连续出击,大败含军.王敦闻之,气愤而死,命以王应为嗣.王敦之党沈充闻敦举兵,亦兵攻建康与晋军刘遐、苏峻等部激烈交战,大败.王含逃奔荆州,被王舒沉于长江;钱风败走长江阖庐洲,被周光追斩;沈充为故将所杀;周抚、邓岳均亡入西阳蛮中.自此王敦之乱平定.
325年八月,晋明帝司马绍(时二十七岁)病死,太子晋成帝司马衍(时五岁)即位.司马漾、王导、卞壶、郗鉴、庾亮、陆晔、温峤等受遗诏辅太子,尊皇后庾文君为皇太后,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庾氏是庾亮之妹,朝政大权遂落在庾亮手里.庾亮一得势,司马宗深为不满,不久被庾亮杀掉.庾亮杀了司马宗后,又图排挤王导,但担心荆州刺史陶侃势力强大,对自己不利,就用温峤为江州刺史,镇武昌(今湖北鄂城)以防备陶侃,接着,庾亮又调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到建康作大司农,企图以此夺苏峻兵权.327十一月,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渡江进攻建康.328年初,苏峻攻破建康,放火焚烧,庾太后遭到逼辱,忧恐而死,庾亮逃往寻阳,投奔温峤.陶侃对庾亮不满,不愿出兵救建康,因温峤劝告,才同意出兵.陶侃、温峤大军顺江而下,打败了苏峻,收复建康.苏峻被杀,祖约败逃投附石勒,后为石勒所杀.战后,陶侃回荆州,自江陵移镇巴陵(在今湖南),温峤回江州武昌.庾亮自愧惹出苏峻之乱,请求外镇,出为豫州刺史,镇芜湖.朝廷大政仍归王导执掌.329年四月,温峤病卒,刘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同年十二月,右军将军郭默向刘胤求资不得又受胤部将轻视,将刘胤及其僚佐斩杀,又掠胤女及诸妾财宝据为己有.司徒王导不究其罪而以郭继任江州刺史.太尉陶侃不满王导做法,遂发兵郭默;庾亮随即督率步骑二万配合陶侃讨伐郭默,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339年七月,王导死去,成帝征庾亮入辅,担任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不肯就职,他信心十足地准备移镇襄阳,此时,邾城突然失陷(后赵以重兵围攻邾城时守将毛宝曾告急,庾亮轻敌,没有增援),庾亮自求贬官三等,此后,庾亮渐郁成疾,次年二月病死.
342五月,晋成帝染病,其二子丕、奕尚在襁褓,庾冰极力劝成帝立其母弟司马岳为嗣.于是庾亮、何充及司马晞、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遗诏顾命.六月,成帝病逝,晋康帝司马岳即位,封成帝子丕为琅邪王,奕不东海王.康帝即位后,委政于庾冰、何充,随后任命何充为骠骑将军、领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十二月,立褚妃为皇后,征豫章太守褚裒为侍中、尚书,但裒因系皇后之父,不愿居中任事乞除江州刺史,镇半洲.343年七月,后赵汝南太守戴开率众降庾翼,于是庾翼率所部北伐,以桓宣为梁州刺史,前出丹水(在今河南);桓温为前锋小督进入临淮(今江苏盱眙).九月,庾亮上奏先移镇安陆(今湖北云梦),康帝及朝臣均遣使劝阻,但翼不听,违诏北行,至夏口(今湖北武汉黄鹄山),上表移镇襄阳,又以庾冰领江州刺史镇武昌以为自己后援.344年七月,桓宣为赵将李罴击败,翼复以长子庾方之代领宣众.同年九月,晋成帝病逝,十一月庾冰又死,庾翼遂还夏口,复督江州,北伐之事不了了之.
344年,晋康帝病死,子晋穆帝司马聃即位.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当时穆帝年仅二岁,由褚太后临朝称制,加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346年十一月,桓温出兵伐成汉.347年三月,大军直指成都,李势逃往葭萌,送表请降,成汉亡.347年,东晋王朝占领巴蜀以后,通过张氏前凉政权,正式与拜占廷帝国建交.349年,石虎死,北方大乱.六月,征北大将军褚裒上书穆帝请求伐赵.七月,以裒为征讨大都督,率众三万直赴彭城(今江苏徐州),北方士民纷纷归附,赵将李农率骑二万击败裒.十二月,裒因北伐失败,渐愤病死.349年,桓温上疏请废殷浩,朝廷不得已免浩为庶人,自此内外大权全归桓温.354年二月,桓温统步骑四万由江陵出发北伐.水军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至南乡(今河南浙川南),步兵自浙川(今河南西峡)趋武关.秦兵五万由太子苻苌、丞相苻雄等率领,在峣柳(在今陕西)拒温.两军大战于蓝田,秦兵大败,桓温进军至灞上,三辅郡县皆降.桓温兵到关中,秦王采取坚壁清野对策,桓温军中乏食而撤退,秦兵从后追击,温军屡败,伤亡万数.356年七月,桓温自江陵出发北伐.八月,至伊水,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桓温极力主张还都,但朝臣已安于江南,无意还都洛阳,遂举朝反对桓温的还都计划.桓温军归去以后,司、豫、青、兖诸州又为燕夺去,365年洛阳也为燕所攻取.
361年五月,晋穆帝司马聃死,年仅十九岁,穆帝无子嗣,皇太后令以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哀帝司马丕为嗣,即皇帝位,九月,册立妃王氏为皇后.哀帝司马丕即位后宠信方士,专食药物以求长生,终因服药过多中毒而丧失能力.364年三月,晋又以褚太后临朝摄政,暂行管理国家.
365年二月,晋哀帝司马丕病死,无子嗣,皇太后以晋海西公司马奕为嗣,即皇帝位.369年四月,桓温率步骑五万北伐燕,七月,大军至枋头(在今河南).邺中人心惶惶,燕主和大臣慕容评谋逃,慕容垂请战.慕容垂与慕容德率众五万拒温.燕主一面又派人求救于秦,许割地予秦.秦王苻坚派邓羌率步骑二万救燕.慕容垂设计断温粮道,不久桓温粮尽而退兵,燕军乘胜追击,温军死者三万余人.援燕的秦军,击温军于谯,温军死亡又以万计.枋头之战,是历史上一次大战,桓温大败.
371年十一月,桓温拜见褚太后,请求废掉晋帝,另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太后同意废立,桓温遂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晋帝为东海王,同年,晋简文帝司马昱即位.371年十一月,桓温使人诬武陵王司马晞、太宰长中庚倩、散骑常侍庚柔等谋反,将他们都逮捕入狱,杀死东海王三子及其母,废武陵王及其三子的封号,免新蔡王司马晃为庶人,族诛殷涓、庾倩、庾柔等.庾蕴饮毒酒而死.庾希、庾弟庾邈、邈子庾攸之惧诛而流亡.
372年七月,简文帝身患重病,急召大司马桓温回京为辅,一天之内连发四道诏令,桓温却固辞不至.皇太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褚氏认为司马曜年幼,命桓温入朝佐政,桓温仍然不从.373七月,桓温病死.桓温死后,朝廷加温弟荆州刺史桓豁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梁、雍、交、广五州诸军事;弟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镇姑孰;豁子竟陵太守桓石秀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镇寻阳,三分了桓温生前的职务.温死时,晋孝武帝年方十岁,373年八月,崇德太后临朝摄政.375年五月,桓冲以宰相谢安有重望,将扬州刺史的职位让给谢安,谢安遂掌握了统摄京畿地区的大权.376年正月,皇太后下诏归政,晋孝武帝开始亲政,年十三,以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东五郡军事.解除桓冲徐州刺史职务,以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徒镇姑孰.为了进一步削弱桓氏及其党羽,经谢安策划,解除了郗愔会稽内史职务.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了朝政.377年十月,朝廷任命谢玄为南兖州刺史,负责辞行组新军.谢玄把南兖州的军府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移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因为晋人谓京口为北府,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379年,前秦兵取彭城、淮阴、盱眙,随进兵攻三阿,晋朝廷大震,临江戒备.秦军为晋兖州刺史谢玄打败了,退还淮北.383七月,苻坚下诏、大举攻晋.八月,以苻融为前锋都督,指挥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先行,苻坚随后继发,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苻融兵三十万,先到颍口.东晋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将军谢琰,桓伊等率众八万,北上抗击秦军.晋军的主力,就是北府兵.苻坚派朱序去晋军大营,劝说谢石投降.朱序原是东晋襄阳太守.朱序到了晋营,反给谢石划策:乘前秦诸军未集,宜速击之.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梁成隔洛涧布阵以待.刘牢之渡水进击,大破梁成军,杀成.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一万五千人.于是谢石大军,水路俱进,迫临淝水.苻坚和苻融登寿阳城东望,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苻坚开始有惧色.秦军紧靠着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到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水相峙.谢玄派人“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苻坚“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苻融也同意这个主意.苻融指挥军队稍退,哪知大军一退,便收不住了.谢玄等领晋军渡水,冲杀过来.苻融想拦阻退兵,不想马倒,死在乱兵之中.朱序又乘机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苻融一死,秦军已慌,又听得秦军已败,一发不可收拾.晋军从后追杀,直追出三十多里.苻坚中流矢,只带领少数人退回淮北.
公元384年,兖二州刺史谢玄、鹰扬将军刘牢之、上庸太守郭宝、徐、豫州刺史桓石虔 、济阳太守郭满等将领接连收复了一些北方失地.东晋朝廷以谢玄数月之间连克秦之徐、兖、青、司、豫诸州,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385年四月,蜀郡太守任权攻占成都,斩秦益州刺史李丕,东晋复取益州,以广州刺史罗友为益州刺史,镇守成都.公元386年,荆州刺史桓石民遣将军晏谦攻下弘农.这是东晋疆域最大的时候.公元384年,荆州刺史桓冲死,恒石民为荆州刺史.孝武帝和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猜忌谢安,为了避开矛盾,谢安自请出镇广陵之步丘.385年八月,谢安死,晋廷以司徒司马道子领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自此,道子继谢安掌权.对司马道子昏庸腐败,孝武帝也不满意了,遂以王恭为兖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王恂为尚书仆射,以张大皇室而潜制道子.
公元396年,晋孝武帝死,子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司马道子摄政.道子委任王国宝、王绪,以对抗王恭、殷仲堪等.道子先以王国宝为中书令,兼中领军,后又任他为左仆射、领选举、加后将军、丹扬尹,领东宫兵.397年,兖州刺史王恭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等,以讨王国宝为名起兵.道子无奈,诛王国宝,王恭退兵还京口.道子诛了王国宝,更用宗室司马尚之、休之兄弟,企图削弱地方势力.道子为防王恭、殷仲堪再次起兵,就任儿子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并帅领卫将军府兵和徐州兵.道子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并割豫州四郡使王愉为督.豫州刺史庚楷大怒,派人与王恭、殷仲堪、桓玄共同起兵,殷仲堪、桓玄共推王恭为盟主.道子以元显为征讨都督、假节,领兵讨伐王恭,元显使人劝说刘牢之归顺朝廷,王恭又以牢之门第低微而轻视之,因与刘牢之结怨.刘牢之遂背叛王恭,投附元显.王恭兵败被俘,送建康斩首.杨佺期、桓玄的兵到建康城外,殷仲堪至芜湖.刘牢之帅北府兵入京师,军于新亭.道子接受桓冲之子桓修的建议,用计拆散桓、杨、殷的联合.未经战斗,桓、杨、殷便撤军回荆州.荆州兵退后,司马元显便谋篡了其父道子之权,自为扬州刺史.元显性苛刻,生杀任意,他想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但兵源不足,于是就“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依附民)者曰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这损害了以客为主要劳动力的地主们的利益,失掉扬州东土的人心.399年十月,元显征发免奴为客者兵役,引起了三吴的骚乱,孙恩乘机自海上回来,攻上虞,杀县令,不久拥众数十万,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谢逸等人皆被杀.此次那些被杀和逃亡的地方官,大多是谢、顾、张、孔等族的人.东晋朝廷以元显领中车将军,以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军事,领兵镇压孙恩起义.刘牢之也领兵协助谢琰作战.
400年初,谢琰攻杀义兴许允之,破吴兴丘尪.谢琰屯兵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派司马高素领兵协助刘牢之向浙江(今钱塘江)推进,孙恩战败退入海岛.400年五月,孙恩再次从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登陆,入余姚,破上虞,会稽太守谢琰骄傲轻敌,双方一交战,谢琰及二子均被斩杀.十一月,东晋派刘牢之都督会稽等五郡,帅兵击孙恩.孙恩败,撤回海岛.401年二月,孙恩出浃口,攻句章,为刘牢之所败,复走入海.三月,孙恩北趣海盐,为刘裕所败,转趣沪渎.六月,孙恩浮海溯江至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南).这时,孙恩有战士十余万,战船千余艘.京师建康大震.孙恩知建康有备,遂北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遣别将攻入广陵,孙恩军为刘裕所败,死伤甚多,军力大减.至沪渎,又为刘裕所败,遂又退入海岛.402年三月,孙恩进攻临海,这次进攻,已是强弩之末了,孙恩进攻临海失败,知大势已去,便与部下一起投水而死.桓玄火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后东晋朝廷命他都督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和扬、豫八郡诸军事,兼任荆、江两州刺史.桓玄又以兄桓伟为雍州刺史,从子振为淮南太守,朝廷也只好依他.元显决定发兵征桓玄,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自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桓玄听得元显发兵,一面发檄文数说元显罪状,一面挥师东下,直指建康.历阳一战,俘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司马休之败逃.元显所依靠的是北府将领刘牢之,但刘牢之率军投降了桓玄.元显不战而溃,被俘.桓玄入建业,杀元显.
公元403年,桓玄废晋帝,自为皇帝,国号楚.不久他先借故杀了刘牢之,后又杀北府诸将.”桓玄篡位后,刘裕随徐、兖州刺史桓修入朝,桓玄的皇后刘氏劝玄杀刘裕,玄没有听从.404年二月,刘裕在京口,刘毅在广陵,同日起兵.刘裕杀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刘毅杀青州刺史桓弘,领兵渡江至京口与刘裕军会合.众人共推刘裕为盟主,统众向建康进发.桓玄一面以侍中、后将军卞范之屯复舟山西,桓谦屯复舟山东北,一面派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率兵东向迎敌.刘裕和吴甫之、皇甫敷的军队在江乘(今江苏龙潭)相遇.刘裕斩吴甫之于军前,军至罗落桥,又大败皇甫敷军,斩皇甫敷.刘裕军进至复舟山东,桓谦军大溃.桓玄知桓谦等大军败绩,遂仓惶离开建康逃回荆州,收集战士,得二万多人,不久又帅军东下,与刘裕大战于峥嵘洲(今湖北黄冈附近).此战桓玄败北,被杀.桓玄虽死,桓谦和桓玄从子桓振等在荆州继续抗击刘裕,有一年左右,才最后被消灭,桓玄退回荆州时,是带着东晋安帝一起走的.安帝是个白痴,又被刘裕迎回去,复了皇位.东晋军政大权,遂落入刘裕之手.409年,刘裕因南燕对边境的不断骚扰,率军北伐.刘裕进军与南燕军战于临朐南,这一战役,是两军的主力决战.南燕几乎全军覆没,南燕主慕容超只身逃回广固.410年二月,刘裕攻破广固城,生擒慕容超,斩于建康.南燕王公以下被杀者三千人,家口投入者万余.南燕亡.正当刘裕进兵南燕、围困广固的时候,孙恩的余部广州刺史卢循、徐道覆想乘机袭取建康.410年二月,卢循与徐道覆分两路出兵.卢循自始兴(今广东韶关市西)攻长沙,走现今湖南一线,这是西线.徐道覆出南康、庐陵、豫章,走今江西一线,这是东线.东晋江州刺史何无忌自浔阳迎击徐道覆.两军战于豫章.何无忌大败,战死.刘裕闻讯,慌忙班师南归,于四月间赶回建康.卢、徐合兵,沿江顺流而下,与刘毅的军队遇于桑洛洲(今江西九江东北).毅军大败,辎重所弃,堆积如山.卢、徐顿兵建康城下两个月,师老兵疲,给养困难,南撤退守寻阳.此后,卢循、徐道覆与刘裕屡战不利,决计退军先取荆州,又为刘裕所败,遂退回广州.徐道覆退保始兴,因险自守.411年二月,晋军攻破始兴,徐道覆被杀.三月,卢循率部到广州,广州城已为刘裕从海路登陆的军队所攻取.卢循转战奔交州,兵败投水而死.412年十一月,刘裕在江陵消灭刘毅的反对势力.413年初,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众伐蜀,413年五月,朱龄石至成都.谯纵逃出,自缢死,蜀平.公元416年,后秦主姚兴死,子姚泓即位.姚氏兄弟子侄间展开一场争夺王位的斗争.刘裕乘此机会,于八月间自建康发兵,北征姚泓.晋兵分五路出征,龙骤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将步兵自淮、淝向许、洛(主力).417年七月,晋军自河入渭攻长安,大破长安守军,后秦主姚泓兵败出降.后秦亡.刘裕有一得力大臣叫刘穆之.刘裕领兵北伐,刘穆之留守建康,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刘穆之病死.刘裕一怕朝中有变,二来他本无久留关中之心,于是便匆匆南返.他以十二岁的儿子义真为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雍、东秦二州刺史,镇守长安.留下为争功而不和的王镇恶、沈田子等人辅佐义真.刘裕东返后,夏主赫连勃勃即向长安进兵.沈田子忌恨王镇恶,诬镇恶谋反,把他杀害.义真的长史王修,以擅杀之罪杀田子.义真年少,用度无节,王修常加以裁俭.义真不高兴,有人乘机陷害王修,义真遂把王修杀了.夏主赫连勃勃得知长安政局的混乱,即迅速攻占长安附近的咸阳.义真在长安呆不住了,纵兵掠夺,多载宝货妇女,撤离长安.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东晋亡.历史上以这一年为南北朝开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