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发大舌音r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9:59:54
关于如何发大舌音r

关于如何发大舌音r
关于如何发大舌音r

关于如何发大舌音r
? 网上搜来各方资料有关如何发好这个R 颤音? 所谓颤音,是由肺部发出的快速气流引起声道内弹性部位的颤动而造成的一种辅音.比如大家都说俄国人说话总打嘟噜.这个嘟噜就是个大舌颤音.声道中可以颤动的部位有三处,双唇、舌尖和小舌.所以人可以发出的颤音也有三个,即双唇颤音、舌尖颤音和小舌颤音.其中舌尖颤音人们也往往称之为大舌音或大舌颤音.双唇颤音是最容易发出的颤音,有些小孩子就喜欢发出这样的声音.在汉语有些方言读“八”的时候,音色就差不多是个双唇颤音.舌尖颤音在汉语各方言中比较少见,而新疆有些少数民族语比如维吾尔语有这样的音.大家注意一下街上卖羊肉串或葡萄干的新疆兄弟说话就可以听到这样的音.在欧洲很多语言中都有这样的音,比如俄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小舌颤音相对要少见一些,主要集中在欧洲.如法语、德语.如果按颤音的方式发音,但只颤一下,这就成了闪音.英语中的r大多时候就应该发成一个闪音,而不要发成汉语中的r. 颤音发音原理 其实和旗帜在风中飘扬差不多.我们可以手捏着一条纸条,用嘴吹纸条另一端,纸条就会不断颤动.所以学发颤音并不是很难.发音的时候只要注音发音部位不要过分紧张就行了.发音部位一紧张就相当于那条纸条换成了金属条,那自然就颤不起来了.发小舌颤音时只要想象一下早晨用水漱喉咙的感觉就行了. 增音练习: 1、增加与颤音发音部位相同的辅音,在音节当中体会舌的颤动.如:嘟——/tru/.练习时拉长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为舌尖上,而应放在气流的体验上. 2、音节末尾的颤音比较难发,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随意增加一个元音,之后再把该元音弱化. 千万别控制,也不要企图从闪音、卷舌音过度到颤音,一定别控制尤其是舌头,多想一想疾风中的旗帜. 按说小舌颤音是最容易学会的.理由是一般人都会打呼噜.再一个理由是,小舌本身紧张不起来.也就是说,只要轻轻抬高舌根,呼出气流就很容易把小舌当作软活塞推动,让它震动起来.关键问题是人的知觉经验对此并不在意,不知道那就是小舌的颤动.知觉经验要逮住它,一定要情绪上放松起来,让发音器官的肌肉放松起来.一开始不必让声带同时震动,让喉头肌肉也放松起来.在最宽松的条件下让呼出气流去推动推动小舌,也就有了知觉经验了.那里的关键是呼出气流,是靠那种气流推动小舌的.小舌自己不会颤动,倒是有弹性的,全靠气流去推动.其次,小舌能够变成活塞,跟通气孔的大小有关系,所以要轻轻抬高、后缩舌根,让通气孔缩小.所谓颤音,只要震动三两下就够了.你听到“啪啪啪”,就 是震动.舌根抬起、后缩,而小舌不震动,可能是擦音. 舌尖颤音更要防止各种紧张因素.口腔不要开得太大,让舌面轻轻抬高,让舌尖去做自由弹性体活塞,用呼出气流去推动它.那个通气孔是关闭、打开交替的.那种开合不能靠舌部肌肉,只能靠气流推动,靠它自由震荡.舌尖稍微向上弯起一点,让那个弹性体细一点、短一点、薄一点(小一点),就容易推动它了. 先不考虑颤不颤,练习 tr .声带先不震动.那个 t 不要送气,是一瞬间的“得”, 10 毫秒(正常音节的20 分之一时间;极端的时间,千万别用秒表计算;那么短的时间,连电视台报时都模糊了).tr 中间也好,后边也好,什么元音都不要.从 t 到 r 的时间越短越好.仅仅就是用吹气的方式,去让舌尖 tr 一下.(再加上声带震动,就是赶马车吆喝的“得儿……驾!”)只要舌尖不紧张,tr 能够很快发出来,例如 50 毫秒完成,也就学会了.接着是 trrr .接着是 rrr . 严格说,舌尖不紧张,但是舌面两侧的边缘是要压住上牙床和齿龈的.轻轻压住就行.那里封不严,会有漏气问题.一说这话,就又多了一个教条.你要去琢磨这个、捉摸那个知识概念,肌肉就紧张起来了.少一点概念,多一点“碰运气”吧!反正压住哪里不管,只要舌头旁边不漏气就行.甚至什么概念都不管,只要搞出一个快速的 tr ,就是胜利. 大家说的“大舌音”应该就是舌颤音“R”吧 我认为不能借用D 这个字母来帮助发音,如果成习惯是不好改正的. 应该把舌头轻轻的放在上牙关,然后向外送气,使舌头自然有规律的震动发出声响练习方法: 1 用5 个元音A E I O U 分别和R 相拼 也就是 AR ER IR OR UR 一定要耐心,至于练习的成效要视个人情况 2 当步骤1 练习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后,可以将字母的位置调个 也就是将元音放在后面 如:RA RE RI RO RU ? 我想发这个音的最关键地方是舌头一定不要紧张,让它自然贴住上颚.你可以先发双唇颤音体会一下用力的状态.我想发这个音的最关键地方是舌头一定不要紧张,让它自然贴住上颚.你可以先发双唇颤音体会一下用力的状态. 主要是舌头放松.如果你要发舌尖颤音,那就跟英语里的/s/差不多,(不过就跟汉语里的舌尖音有点不一样),气流的控制也不可以太快,最重要的我想是要保持稳定的气流.根据贝努勒定律,当气流通过一道狭窄的地方,空气粒子速度增加,压力降低.这样你的放松了的舌头就会被往上吸,碰到上牙后的齿槽(硬腭前端).可是因为气流继续的往前,结果又把舌头跟上齿槽分开.如是者连续的发生,就成为颤音了. 我的方法是:先学会简单的“舌尖上齿颤音”,再向普通的舌尖颤音过渡. “舌尖上齿颤音”也许人类语言中并没有,但的确是能发出来的,而且容易学. 具体步骤是: 1.先学会舌尖上齿颤音.这个比较简单.舌头轻抵上齿,想办法把舌头吹颤.如果不行,不断调整舌头的位置、抵住上齿的力度,最后总能颤起来的. 2.练熟舌尖上齿颤音.此时可以不在乎发音的力量:如果你觉得要很大劲才能吹动,吐沫四溅,那也没事.只要练熟就行了. 3.一边发舌尖上齿颤音,一边试着翘起舌头,不要让舌头停止颤动.这时你发的就是人类语言中常见的大舌颤音了. 4.尽量减短舌尖上齿颤音的发音时间,尽快让舌头翘起来.最后,你会发现你发出的音是变成了"drrrrrrrrrrr" 5.练熟之后,设法拜托前面的d.至此,大舌颤音就完全练成了. 6.尝试在吐气力度尽量小的情况下发出大舌颤音. 练习舌尖颤音的时候,舌尖轻轻向上卷起(轻到不费一点劲),轻轻接触硬腭前部(轻到没有多少接触的感觉,总之要放松),用连续的呼出气流吹动它,让它自己振动起来.学会吹动舌尖以后,再学习同时让声带振动.开始学习的时候宁可让舌尖多颤动一段时间.实际语言里可能只要颤动两三下就够了.小舌颤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办法让小舌颤动起来. 可以设想,在大风中空气很快流过高高烟囱的两侧,烟囱也会摆动起来.因为是使用气流吹动的,所以说是伯努利效应的结果.那种运动方式的原理,是跟闪音不一样的.舌尖闪音要靠人用神经指挥肌肉去让舌尖运动. 伯努利效应使飞机机翼产生升力,可以飞上天.或者说,机翼上表面的流线型比下表面的流线型长,飞机前进的时候,空气流过上表面比流过下表面快,于是气流压向机翼上表面的负压力大于下表面的负压力,飞机就获得了上升的力量.两条船挨得太近会相向靠拢或碰撞,也是那种负压力作用的结果. 声带所以能够振颤,主要是伯努利效应和弹性力的结果,不是神经脉冲指挥的. 补充一点. 练习发舌尖颤音的一开始,舌尖轻轻向上卷起,接触上腭.与此同时舌面边缘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边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边缘用一定力量,紧靠左右两侧的上腭和牙床.它们不参加颤动,只是使舌尖的活门缩小,同时使舌尖有弹性.也就是说,舌面两侧的边缘是不动的.呼出气流的压力会把舌尖推开.如果吹不动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紧张(无声),更可能是两侧漏气(有 h. 声).如果吹的时候听到一声 th. ,然后舌尖停在外头不动了,一定是缺少弹力,也就是两侧太放松,或者舌尖太紧张,也可能是舌尖后卷不够.如果听到的是一声 tx.,是舌根太高太紧张.舌尖活门调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颤动起来.舌尖向上顶得太紧,会听到 trrr ,就累了.东北地区车把式的“得儿驾”就是 trjia…… .关键是要学会 rrrrr 的轻松的颤动. 但是要注意同时声带要震动.初到法国时候我发R 是颤动小舌,但没有启动声带;引来法国朋友纠正; 后来干脆用江浙话的“合”声母代替;不颤动小舌,反到被接受了. 比如;rat 读成上海话“鞋”,虽然不十分标准,但能被接受;读成上海话或普通话的“哈”(清音)就通不过. 既然你已经学会大舌颤音,可以做一下“吹舌尖”的游戏.也就是,声带不要振动,用气流吹舌尖,让它颤动起来.如果你会吹动舌尖,就尝试尝试能不能少颤几下.如果学会只颤动三两下,再配合声带振动,保准不会整个头都在狂颤.发颤音舌尖颤动的次数只需要少数几下就足够了. 美丽的颤音[r] 汉语普通话里没有颤音或者闪音,为了方便我用[r]来一同记这两个音,在西方一些语言里这两个是区别词义的音位,在我们的蒙古语里这是不能区别词义的变体.在语图上颤音表现为 2 个以上间歇出现的的空白段和空白段间歇上的嗓音横杠,闪音表现为极短的空白段,如果闪音出现在词末,后面带有很长时间的弱短元音--即长时间的嗓音横杠的持续.不管闪音还是颤音其空白段的持续时间是20 毫秒左右,其发音方法为:舌尖抬起快速接触到齿龈位置后马上分开,然后再次抬起,快速接触齿龈位置为立即离开.这样说很不严肃,不过为了更通俗点,只能这样说了.下面请看颤音的语图和腭位图. 下面是闪音的语图和腭位图 ? 闪音只弹一次舌. 颤音弹多次舌. 东北二人转跟凤阳花鼓里都有颤音, 就是“一得儿喂”. 可能有颤音的语言多. 印欧语系的r 不是大舌颤音,就是小舌颤音. 但估计根可能是大舌颤音. 只有英语的r 发音是类似“日”,这大概是进化到后期的一种现象. 而法语的小舌颤音,也有懒化到念成“喝”. 阿拉伯语、泰语、日语、韩语、印地语、俄语、马来语、藏语、蒙语这些亚洲语言也都有颤音. 颤音是往复运动,是多次往复.跟颤音比,闪音只往不复,是半次,不是“一次”.颤音是舌尖作为弹性体的往复运动.颤音是气流吹动的,不是肌肉的主动行为.闪音是肌肉的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