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是如何制造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7:59:21
司南是如何制造的?

司南是如何制造的?
司南是如何制造的?

司南是如何制造的?
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取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司南是根据地球磁场而制造出来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记载的“司南”就是指南针最早形式(战国时 韩非子 有度篇 即已出现司南一词)。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明嘉靖版)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具体形式却有很大争议,早期研究者判定为天然磁石为勺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1950年代中...

全部展开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记载的“司南”就是指南针最早形式(战国时 韩非子 有度篇 即已出现司南一词)。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明嘉靖版)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具体形式却有很大争议,早期研究者判定为天然磁石为勺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1950年代中国的科技史者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近根据前北平历史博物馆旧藏残宋本《论衡》认定“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
虽不能否定王充所述司南是一种“磁石为勺配合地盘”的指南针,但在实用磁罗盘发明前指南针的形式主要是水浮指南针,同时还有如缘靠、丝悬、尖顶等其它形式。目前最早见于航行用途的指南针记载于(宋)朱彧僎《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萍洲可谈》成书于1111年-1117年间,但所叙述的是1086年的事[1]。这比Alexander Neckam可能写于1190年的《论器具(De naturis rerum )》中说法:航海时“白天云遮太阳,或夜间黑暗不辨方向时,使用磁铁摩擦铁针,针停时指南北,”早约一个世纪。与英国几乎同时法国和稍晚一点的意大利也有了首次指南针的记载。
水浮指南针也可适用于航海,因为体积不大并非像某些人认为那样容易泼洒,近来曾在青岛和海南发现明代瓷质水浮指南针,尺寸大至为:最大外径9.5厘米;上有盛水同心圆孔径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围青花釉绘刻度,底座、四壁厚实坚固,估计是去水收藏,用时加水。现代液体罗盘基本原理类似,不过改进采用了密封技术。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司天监天文学家杨惟得著《莹原总录》“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壬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区方直之正也。盖阳生于子,自子至丙为之顺;阴生于午,自午至壬为之逆;故取丙午王子之间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
1088年沈括《梦溪笔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1115年寇宗奭《本草衍义》“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

明代罗盘二十四方位图旱罗盘即现代指南针基本形式,有说法是意大利人发明。阿拉伯人的历史记述认为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经过了阿拉伯人有效改进后才传入欧洲。但是欧洲现存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早于阿拉伯,阿拉伯语中指南针(al-konbas)一词也似源于古意大利语。中国关于旱罗盘目前未发现早于西方的明确记载。近来在江西临川一座葬于公元1198年的宋墓里发现一俑(标写“张仙人”),手持一似风水罗盘“亦是旱罗盘”物,有观点认为旱罗盘中国也可能早于西方使用,但可能先发明于江南沿海(如泉、广)一带应用,故博学如沈括也未见到,今后尚须考古文物工作者努力。内陆后世旱罗盘则多用于风水罗盘和校时罗盘,如174/l189曾三异《同话录》“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地螺”可能是一种校时罗盘,主要用途是校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