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2:25:16
教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

教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
教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

教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
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是面对制约教学活动的问题,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下,解决实际遇到的教学问题,并进行经验总决,理论提升,规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
教研计划制定的总体原则有三点:第一,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第二,量力而行性原则;第三,可操作性原则.教研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教研目标有问题,教研计划书写内容和形式有问题,教研计划实施过程中有问题,制定教研计划着眼点有问题.
教研目标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标不明确.教研计划不明确教研的详细目标,常出现随机性教研课题,不能做到有矢放目而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目标和教研活动不一到致,目标成了空架子,目标不能发挥纲领性作用;最后 ,目标不实现.例如,某校制定的教研目标是一个学期让全体老师熟悉小学的教学大纲,看起来,雄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操作起来目标实现不了,成了水中捞月.
教研计划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表现为没有人自愿参加,教研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究其原因是教师觉得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帮助不大.其次,教研计划被动开展,跟上面的步伐下走,忽视了教研应结合学校本身需要的特性.
制定计划着眼点有问题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这种培训方式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充分的自主性、形式的灵活性见长.常见的校本教研形式主要有:专家指导、案例反思、集体备课、课例研讨、主题教研等多种.
专家指导---着眼于教育理论的高端引领.
虽然校本研训概念的核心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开展活动,但这不是等于闭门造车,只有我们走出去向别人学习,同时请来教育专家进行高端理论引领,精准的教学活动解读、深度的课例剖析,才能帮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帮助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完成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过渡.
集体备课着眼于教师智慧的集体融合.
集体备课不是两个苹果的交换,而是两种思维的交流.在交流中撞出火花,擦出教学灵感,互相提高教学理论与教学水平.集体备课需要提前拟定课题,明确要解决哪些问题.集体备课可以确定主备课人和辅备课人的形式进行,这样进行的好处是发挥主备课人的专业引领作用,缺点是宠坏了辅备课人的积极性;集体备课还可以是不设定主备课人,让全体参与者都以主备课人的身份来进行备课,再通过随机抽签定主备课人,这种备课形式能充分调动全体参与者的积极性,让人人都来当主备课人.
集体备课的重点在于明确教案整体框架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设定是否得当,重难点确定是否得当 .集体备课时要形成知识的科学化,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再形成独特的个性教案.
(1) 选定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备课的内容;
(2) 所有参与者提前一周独立备课;
(3) 主备课人在参与者中随机抽定;
(4) 发挥专业人员的引领作用.
案例反思----通过反思案例成败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自我反思需要教师自觉自愿参与,在教研活动中开展即时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学后记、精品案例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相互反思就是利用学科教研开展的课堂教研会、师带徒等多种形式,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专业发展.
案例研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同课异构可以让教师取长补短;新手达标可以让新手快速长成;专题研讨着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形成知识共识;骨干示范课可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研计划,积极地开展教研活动,能促进教师更快,更好,更高地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