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23:17:44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
西民间节日风俗
二月二 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不成节日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一般农村,在二月二时,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
添仓节
添仓节,这是山西特有的节日.添仓节的具体日期是在每年旧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添仓节,在山西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并把饼投入到粮仓,名曰填仓、添仓.有的地方在添仓节,做“雨灯灯”,灯灯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个,小碗大小,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灯盏蒸熟后,揭开锅先看那些月的灯盏里积的汽水最多,则证明了那个月雨涝.再根据种庄稼在那个月需雨水最多,推断这一年收什么,作为本年安排种植的依据.
桃花节
三月一日为桃花节,这真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节时,未婚女子,青年媳妇,甚至小孩子们都在衣襟上系绣花“桃子”,里面装有大蒜香草等,用桃红色布料缝成,用各色丝线缀穗子,象征青春美好,而且隐喻避灾难,因为桃的谐音“逃”,起到护身符的作用.民间说法是,有了“桃符”,就可以安全渡过这一年了.
寒食节
每逢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中一带的老百姓家家户户不生火,不做饭,这一天吃冷食,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寒食节”.寒食节,已经延传了二千多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了晋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时,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给遗忘了.当派人去请介子推时,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到当时的邬县绵山上隐居起来.重耳于是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与愿违,介子推至死不出山,与其老母抱着一棵树死于林中.晋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绵山改为介山,邬县改为介休县,而且把放火烧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
走麦罢
走麦罢,是山西晋南特有的风俗习惯,走麦罢,是新女婿在当地麦收结束后,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里幸福安康,丰收的寓意.
乞巧节
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间姑娘与少妇有乞巧的风俗.由于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人也称之为“女儿节”、“少女节”.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区,乞巧节的民间风俗也颇为盛行.在山西晋南一带,是中国历史上的古河东地区.往往在七夕这天,习惯用油面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与织女,为之乞巧.现在民间,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纪念.还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妇于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针线包随带、烧香摆供,向织女乞巧.
敲锣儿节
太原市娄烦县的天池川,有条小河名叫天池河,河两岸有大小几十个村庄,每逢农历七月有“过节”的风俗.初一至月底,天天都有过节的村子.遇到过节的日子,和每年过春节一样,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对联.白天,男女老少敲锣打鼓,穿着新潮的衣服扭秧歌,唱着预祝丰收的小调和祝贺天下太平的歌曲,载歌载舞,欢乐非常;晚间,如办喜事一般,家家点旺火,放鞭炮,门上挂灯笼,还有八音会挨门逐户吹奏,一直到深更半夜.因为“过节”,村村都敲锣打鼓,所以,当地人把这里的这一节日取名为“敲锣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这个农历时节,已是气候转冷时.民间老百姓迷信色彩严重,把这个中元节称为“鬼节”.这时候的农村,人们扎纸絷,相继给死去的亲人送夹衣.大部分家庭,在“中元节”来临之际,要蒸制各种造型的馒头、面塑,大部分农民要在这个时节上坟、扫墓、烧钱化纸,对故人示以祭奠,这种风俗,已经延续几千年.
过 唱
太原郊区,有一种乡俗,老百姓称之为“过唱”.过唱时,乡里人要请城里的戏班到乡间演出.过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选在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时间也有,农忙农闲错开,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过唱既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也是乡间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是乡间串亲戚、走朋友的节日,至今仍然“红火”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