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浅谈《红楼梦》中黛玉之死[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1:36:38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浅谈《红楼梦》中黛玉之死[1]
文学论文:浅谈《红楼梦》中黛玉之死[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前言: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造化吧,儿时心灵深处的一种共鸣,时至今日,竟然让我和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有了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初识的一些朋友,他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我和林黛玉联系在一起,从他们的言语和眼神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审视和遗憾。我感谢诸位的抬举,上天没有赋予我绛珠仙子的天生丽质,然而如果拥有黛玉的品质与才气,我也不枉在这世上做了一遭女儿身。然,唯有望尘莫及可以形容我对自己的悲悯。黛玉是多么圣洁的女神化身,在这个时候,我能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洗刷“罪名”。

整理了一下思绪,今天,终于有勇气将自己的这一观点实实在在的发表出来,与朋友们分享,还望各位能不吝赐教。说实话本人不太喜欢逻辑性太强的文字,干巴巴的一长串文字按照一二三依次罗列,让人头疼,可是这篇文章确实是一二三,怪只怪那位老师偏让我写成论文,没办法,大家将就一下吧。

论文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流传最广、意义最深远且文学价值也是最高的章回小说之一。然而遗憾的是后四十回遗失,后来又由文学家高鹗所续,于是续中各个人物的命运,四大家族的命运是否符合原作者本意,一时成了后人争论的焦点。本文聚焦“金陵十二钗”之一的林黛玉的结局,力图从前八十回原作者对于黛玉的偏爱、宝黛之恋、以及贾母对黛玉的宠爱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刘心武先生推测“黛玉沉湖”的结局,品析“黛玉沉湖”所能凸显的艺术之美。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剖析后续的不妥之处:

一、后续黛玉之死与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不搭调。宝钗和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二人不分上下,然而从众人的眼光中明显感觉的宝钗近乎完美,所以黛玉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必有过人之处,必有作者偏爱的原因,然后续黛玉之死却未凸显黛玉的人格魅力。

二、 后续“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未能体现出宝黛之间的经典之恋。黛玉与宝玉的恋爱,是全文中的经典恋情,二人两小无猜、心灵相通,然在黛玉临死前却“焚稿断痴情”,充分说明黛玉对宝玉有多么的失望,他们的爱情连起码的信任 都没有了,这样的恋情又有何经典可言 。

三、后续贾母反倒成为黛玉之死的刽子手,不符合贾母对黛玉宠爱的实际。黛玉做为贾母唯一的女儿的骨肉,贾母怎会不加倍疼惜,所以,贾母不是宝黛爱情的破坏者,而恰恰应该是保护神。而后续中黛玉之死在贾母健在之时,而且贾母又似乎成了黛玉离世的另外一个幕后刽子手,这断不符合常理。

关键词: 红楼梦,黛玉之死,浅析

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这是一部流传最广、意义最深远且文学价值也是最高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将他一生辛酸的血泪史,将他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和感受,借作品中这一虚拟贾府的兴荣衰败折射出来。在这样一个大观园里,上演着人间百态,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这样的初级红迷如痴如醉。不管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只要你愿意去读,便可以享受到其中不同层次的艺术魅力。然而遗憾的是后四十回遗失,后来又由文学家高鹗所续,于是续中各个人物的命运,四大家族的命运是否符合原作者本意,一时成了后人争论的焦点。后续结局有很多地方有待商榷,再次,本人就黛玉之死提出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黛玉,小说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母的外孙女,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也是他毕生难忘的恋人。这是一位集美貌、灵性,才华于一身,纯真率直又敏感多思的女子。她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在第九十七回中,“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

香魂一屡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带着这样的离恨与悲切,在《红楼梦》的第九十七回中,身为《红楼梦》中群芳之首的林黛玉就这样在知道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焚稿断痴情”,拖着病弱的身子一气而亡。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很多人都认为对于黛玉之死,显得过于仓促而不完整,除与前八十回的描写有所矛盾之外,更让众多和曹雪芹一样厚爱黛玉的读者们,大失所望,高鹗就这样的就归结了林黛玉,实难说服众人。

一、后续黛玉之死与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不搭调。

现在的好多男性朋友们在谈到林黛玉的时候,大多都还会“谈黛色变”,纷纷表示不喜欢林黛玉这样的女子。我不觉替黛玉喊冤。很多人对于林黛玉的印象,都是基于八七版的电视剧《红楼梦》,陈晓旭所饰演的黛玉形象深入人心,深受大家的认可,但是其中黛玉的风流敏感,悲观厌世,更是通过黛玉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刻画得淋漓尽致,八七版的《红楼梦》,是在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