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公共管理论文 > 教育资讯

新世纪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9:12:00 公共管理论文
新世纪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
新世纪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公共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摘 要 分析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弊端。以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为背景,勾画出了新世纪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管理模式 创新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产业,是全民教育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职能,是公众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它的这一特殊性能决定了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可持续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公共图书馆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只有实行创新管理,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为适应新世纪数字时代新形式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新创,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
  (2)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每个管理者,都成为创新者;
  (3)公共图书馆要为全体馆员创造自由发挥才能的新机制,使不断创新的新机制适应公共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需要;
  (4)在新世纪数字时代的激烈竞争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具有个性化、活力化特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方面可实现以下创新管理。
1 公共图书馆在人才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实行创新管理
  在新世纪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情况在管理和服务中都非常重要,这里不仅包括人员的学历和业务水平,也包括他们接受适应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管理机制情况。就目前情况看,图书馆要实现创新管理,必须尽快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这方面可实现以下创新:
  (1)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中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人才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与决策能力,因此图书馆首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特别是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2)对现有的馆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培训,实行“在岗工作一批人,离岗培训一批人,人才储备一批人”的三类人员梯队的管理办法,使人人都有外出进修或内部培训的机会。同时实施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创新模式。学习型组织即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由专业人员出面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专业知识讲座、电脑培训等等。
  (3)在人才流动方面,要稳定中层骨干队伍;在用人方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在选拔人才方面,要不唯文凭,不唯年龄,而以业绩和才能来衡量人;在人才激励机制上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如果只是满足现状,就会限于平庸,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只有大胆实行创新管理,才能再造图书馆的无限生机。现在各公共图书馆都在实行竞争上岗制,这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4)打破当前公共图书馆人员大锅饭、铁交椅的传统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仅向读者提供收借服务的思想观念,全面贯彻读者第一、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
2 采取置身其中的创新管理形式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领导很少下基层去了解具体情况,对很多具体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量的考核标准等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制定出的工作制度均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从而导致图书馆的工作运转起来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当今新世纪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员的竞争意识都很强,若对其采取这种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管理制度,容易使大家产生事不关已、缺乏热情的工作态度,使图书馆暮气沉沉。领导可采用先暗示后认同的方式与馆员们沟通,置身其中,淡化制度,与馆员融为一体,以真情感人;同时致力于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转变馆员的思维方式,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轻松。这种置身其中和淡化制度的更人性化的管理办法,更有利于图书管理人员自觉地调整精神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工作,将有形制度无形化,从而“融化制度”,达到执行制度的高境界.
3 领导队伍在管理结构上实行例金字塔的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是正金字塔的管理模式,金字塔的顶端是馆长,其次是办公室和各部门主任,金字塔的底层则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这种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新世纪数字时代的要求。由高层实施命令控制型的领导管理方式,难以激发迎接数字时代挑战所需要的创意和敏感度,这种组织忽视了组织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活动的塑造,最底层的图书馆馆员直接与读者打交道,最了解读者,当领导旨意与读者要求出现不一致时公共管理论文